數碼針孔相機

針孔相機,相機的始祖。最早接觸這個名字是中學時候,還清楚記得當時用了牛油紙取代了菲林底片,光穿過了小孔,在牛油紙上投射了畫面,對那倒轉的影像,尤其深刻。時常幻想若地球的文明突然像巴比倫,古埃及等消失,我也要令相機重現世上,憑著的就是那倒轉的影像,一直相信自己可以保存相機這種文明。

喜歡針孔相機,因為愛它的原始,原始得令人瘋狂。它容許大家狂熱地設計,閉門造車般生產,像工程師地調較針孔的位置與大小,連用料也相當的自由,可以是飲料的盒子,杯麵的膠杯,月餅的鐵盒等等,試問當今世上還有多少玩具可以任由玩家自由地發揮?

針孔相機雖然簡單極了,但失敗率異常之高。針孔的大小與底片的曝光要有相當的配合,才不至於大黑大白。時至今日,針孔大小與曝光時間當然有方程式去準確計算,不過對大眾來說,要精準地控制針孔的大少確實不易。如果做出來的菲林針孔相機稍有偏差,整次都勞苦都將會報消。再者,自製的針孔相機,換底片動輒要出動黑布袋,相當費時。

如果鈄針孔相機能夠數碼化,做實驗性的攝影可方便多了。其實製造一台數碼針孔相機相當容易,一台單鏡數碼相機,一個相機蓋,一張紙,一支鑽孔工具和一個洞就是了。步驟如下:

  1. 先在相機蓋的中心位置弄個小洞,愈細愈好。建議購買非原廠的相機蓋,因為較經濟。
  2. 由於相機蓋有一定硬度,如果失手把洞弄大了,可以在鑽了洞的位置貼上一張紙,由於紙比機蓋軟得多,可以輕易做出微細的孔。
  3. 把機蓋裝回機身就完成了。

注意: 由於針孔相當細小,就算用 ISO 400,曝光可能也要上一分鐘之上,尤其是室內。

簡化版
其實可以直接在一張黑卡紙上取孔再用膠貼覆蓋相機口就行了,只是沒有機蓋那麼方便裝卸而已。

標籤:





其他文章

【上窰家樂徑】一小時快閃行山遠足:上窰民俗文物館、曝罟灣及龍坑河

上窰家樂徑與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相連,而當中的主角是位於西貢郊野公園內的「上窰村」,是條始於 19 世紀的村落,由廣東省寶安縣黃氏族人所建。由上窰進入,大網仔離開,全程只需一小時,是條超級輕鬆的行山徑,絕對適合一家大細。交通上,可於西貢市乘搭 94 號巴士,於北潭涌巴士站下車。

稻城亞丁23 ● 活在色海中

山中的湖水清底,純潔得像甘露似的,使我對湖水的味道產生了好奇,是鹹是甜,至今仍然是個迷。通往牛奶海的路上

圓玄學院菊花展

每年,除了香港花展外,玄圓學院是另一個觸目的花卉展覽,相比之下,規模當然沒有維園花展那麼龐大,不過卻比維園花展

沉睡太平洋的相機找回了主人

潛水員Marcus在加拿大 Deep Bay 港執行潛水任務時,意外地發現了一部相機。沒想到機內的SD記憶卡還能被讀取,並救回了約5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