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攝旋轉中的小孩?

小時候可有被爸媽捉著雙手原地旋轉?相信每位小孩也喜愛這個玩意。長大後的大家可能希望做轉動小孩的那個人吧!熟識Pan鏡的大家都會明白轉動時,小孩和您都以相同的速度轉動著,如果此時按下相機快門的話,會怎樣?快門和對焦等準確的話,小孩依然清晰,而背景則會被模糊化了。如果您已經嘗試過不同角度拍攝小孩,第一身的旋轉角度您又試過了沒?

為了安全,轉動時必需雙手抓緊小孩啦!要不然這會變成大件事啊!問題來了,一個人得一雙手,那來另一隻手操作相機呢?不如參考別人的拍攝方法和設定吧!


他人的協助下

下圖的相機設定為:快門先決;快門1/15s ;17mm鏡頭;手動對焦於50cm位置。在緊握小孩雙手旋轉時,另一人則把相機持放於您手臂的前方,同時在背後同時轉動。當然,也要把相機微微向下才能拍攝到小孩。如果助手不懂攝影,您也可以從中指導,並在最佳時機和構圖時請求按下快門。
旋轉中的小孩
Source: phitar@flickr

相機的定時拍攝

下圖的設定為:光圈先決;ISO 200;光圈 F/8;手動對焦。在沒有助手的協助下,也有可能完成這一任務。方法是把相機掛在胸前,然後利用相機的定時拍攝。當轉動時,相機便能自動拍攝。
旋轉中的小孩
Source: Rafe Abrook@flickr


縶於腰上

下圖的設定是:快門先決;快門1/60s;ISO 640;F/11。這是拍攝者首次進行第一身的旋轉拍攝。他發現這種拍攝手法比想像中困難,尤其是持續保持相機的穩定。為了解決相機擺動的問題,相機不再掛於頸項,而是用繩縶於腰的較上位置。

拍攝這張照片時,起初以較慢的1/15秒開始,但是發現照片的所有地方都模糊了。最後,以較高的快門速度,1/60秒,完成了以下照片,而ISO則設在640來抵消 F/11細光圈。選擇細光圈是希望可以有更深景深。

旋轉中的小孩
Source: Alex Vakulenko@flickr


單手持相機


這位爸爸能夠和他的女孩一次旋轉40個圈,您又能一次轉動多少圈呢? 原來帶著小朋友原地轉是有技巧的,要點在於把注意力放在小童身上,而忽視其他景物。這樣還能準確地補捉小孩最快樂的一刻。

設定方面:快門 1/60s;手動對焦;單手持相機並透過取景器拍攝。

旋轉中的小孩
Source: Rodrigo Alvarez-Icaza@flickr
旋轉中的小孩
Source: steve roddick


綜合以上各人的技巧和相機的設定,在控制相機方面,主要是靠第三者的幫助,相機的定時拍攝功能和單手持機。如果使用定時拍攝,有人會把相機掛在頸項,也有人把它縶在腰間。

設定方面,最多人選擇的快門是 1/60s,也有人以 1/15s 成功拍攝。光圈方面,F8-11 較為適合,因為小孩或多或少在焦點前後擺動,較深的景深更易最得清晰的照片。如果光線不足,便要提高ISO。對焦方面,大都以手動對焦預先對準小孩。






其他文章

【攝影教學】認識入射光、反射光、中間灰及測光模式

一般相機都會提供數個「測光模式」,即是測量主體亮度的方法。常見的「測光模式」有「權衡測光 / 矩陣測光」(Evaluative Metering / Matrix Metering)、「局部測光」(Partial Metering)、「中央偏重測光」(Center-weighted Metering) 、「重點測光」(Spot Metering)等。不同光線環境下,只有選對測光模式才能獲得準確的曝光。 為了在不同場合下選出正確的曝光模式,我們需要透徹理解各測光模式的運算方法。

【花山破邊洲】玩盡六角岩柱、錨形石、海蝕洞、萬宜東壩

破邊洲,一個相當有氣勢的香港地名。它原本和花山是一整塊的,一天,天神用斧頭狠狠地劈開了花山的一角,自此,破邊洲和花山分開了

值得升級上 EOS 5D Mark IV 的 6 大理由

每逢新相機出爐,攝影玩家最為忐忑不安。腦裡面不停 Loop 著「升級還是不升級好?」。就抽出 EOS 5D Mark IV 較明顯的改進來研究「升不升級」的問題

「人工智能」真的懂得替黑白照片上色?

網上平台,Algorithmia 同樣運用了深度學習,但不是用來下棋, 而是以人工智能替黑白照片上色。但人工智能真的懂得填色嗎?會把照片變得更漂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