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小樽雪祭】漫步於小樽雪燈之路

北海道小樽雪祭

日本的節日可謂琳瑯滿目,而且氣氛濃厚,熱鬧非常。距今最近的祭典,必定是雪祭!打算觸摸最漂亮的白雪,一定要到北海道,降雪量為全日之冠的北海道,她的白雪既新鮮又鬆軟。北海道很多地區都有自家的本土雪祭,當中享負盛名的有大家最熟識的小樽,單憑一招「小樽雪燈之路」已足夠贏取大眾的歡心。

每年的小樽雪祭,都在嚴寒的 2 月舉行,今年(2017)則定為 2 月 3 日至 12 日,一共 10 天。

雪祭由每晚的 5 時開始,至晚上 9 時。從上圖可見,4 時許,工作人員已忙過不停,膠桶就是製作雪燈的工具。未到 4 時,橋上已站滿世界各地的影友,打算在橋上拍攝兩岸景色的話,要再早一點了。

北海道小樽雪祭

橋下的風光也同樣吸引,活動空間也比橋上更多,還可以把雪燈抱在懷裡,誰說人頭最多的地方才是最好?

北海道小樽雪祭

接近下午 5 時,工作人員都蠢蠢欲動,心想:「會否給我們親手點燈的機會?」怎料,來到我們處時,竟然把點火器遞給我們,邀請我們為雪燈之路點燈,有點受寵若驚,但又滿心歡喜。站在橋上的人可沒這種體驗和福利了。

北海道小樽雪祭

這就是雪燈的構造,真的是由白雪製成的呢!辛苦了工作人員,馬不停蹄為遊人掏空雪燈。

北海道小樽雪祭

雪燈頂上的洞口是被燈內蠟燭的熱力所融化,反而有點白裡透紅的感覺。為了令小樽運河更閃閃生輝,大會於河面放置了許多燭光浮球,再度推高了現場氣氛。

北海道小樽雪祭

經常都說,華燈初起、藍幕降臨之時是拍攝夜景的最佳時刻,既有萬家燈光的光芒,也有湛藍的天空作背景,人工和自然的光差取得了平衡,相當和諧。可惜的是,這個魔幻的時刻太短了,只有短短的一小時。

北海道小樽雪祭

好的景觀是成功的一半,連手機也可拍出漂亮的小樽運河就是明證。

北海道小樽雪祭

點燈儀式過後,大家可以沿著運河旁走,到處都是冰雪燭光的裝飾和雪雕。

北海道小樽雪祭

雪燈襯上水平如鏡的河面,雖然優雅,卻有點荒涼,和背後嘩啦嘩啦的氣象截然不同。

北海道小樽雪祭

雪燈有動物系、植物系、愛心係等。如果要和每一盞雪燈合照,雪祭完結也未拍完呢!還是挑幾個最喜愛的吧!

北海道小樽雪祭

北海道小樽雪祭

冰封了的楓樹最吸睛,形態和顏色上已先拔頭籌,秋天的氣息加上寒冬的刺骨,已經是意象上的交流。

北海道小樽雪祭

入夜後,環境變得昏暗,ISO 3200/6400 是必須的,最好把相機抱得緊一點,給它多點溫暖,有助延長電池的持久力。

北海道小樽雪祭

完成運河會場段,接著的是手宮線會場,同樣都是浪漫的雪燈之路。

北海道小樽雪祭

由於大家會長時間暴露於室外,至少也有 2-3 個小時,一旦保溫不足,會挺辛苦的,寧穿多莫著少。

北海道小樽雪祭

走在小樽的古運河旁,沐浴在燭光之中,大家仿佛走進了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裡,是一場浪漫的體驗。

交通:從小樽站步行往運河需時大約十五分鐘。





其他文章

詠春攝影師鏡頭下的南極

環遊世界是不少人的夢想!但哪個是必到的地方,南北兩極應能獲得不少分數。到底身懷詠春底子的攝影師,拍出來的南極是何模樣呢

iPhone鏡頭轉盤:長短火任換

一個專為iPhone而設的鏡頭轉盤終於面世了。外型極像左輪手槍的子彈轉盤。盤上鑲有三支鏡頭,分別是廣角鏡、魚眼鏡、和望遠鏡

【藍地灌溉水塘】穿過彩虹欄杆,與綠水咫尺間遊戲

藍地灌溉水塘,顧名思義,是個灌溉用的水塘,位處屯門,繼谷埔後,又是一個可以飲飽食醉,睡醒再吃飽才出發的遠足行山路線。 全程約兩小時,只怕大家被藍地水塘的水色迷著,依依不捨

如何選擇相機快門線?

究竟何時才需要使用相機快門線呢?基本上,只要相機被架在腳架上,而快門不是以內置計時器啟動的話,便需要使用快門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