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寨城公園】被人遺忘的攝影景點

九龍寨城公園

說到九龍城寨,何止於香港街知巷聞,連國外的攝影師也曾記錄過這個「三不管」的點滴。有將近 50 年,這個位於香港中心地帶的九龍城寨裡並沒有法律,寨裡的一切都變成傳奇,外面的人一直好奇裡頭住著什麼人,他們又是怎樣過活。 尤其是日本人,對詭異和神秘的九龍城寨更是趨之若騖。要不然,也不會出現《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之香港九龍財寶殺人事件》長篇漫畫,最後還被拍成電視劇和電影。

就是靠那片城牆,小編才輕易找到九龍寨城公園的所在,當然第一張照片要和它一起拍啦!

九龍寨城公園

九龍城寨的清拆工程由1987年開始,於1994年4月完成,原址變成現今的九龍寨城公園。「九龍城寨」的原名是「九龍寨城」,後來,香港政府劃分區域時,把九龍寨城一帶全部統稱為「九龍城」, 為免大家誤當「九龍寨城」為「九龍城」,於是把「九龍寨城」改為「九龍城寨」;由此可見「九龍寨城」更具歷史意義,於是公園被名為「九龍寨城公園」。

到底是外面的樓宇被圍起來,還是小編被困在其中呢?

龍城鎮將

公園以清初江南園林為設計藍本,佔地 31,000 平方米,分為 8 個不同景區。
不要少看那片石林,它有個相當響亮的名字,叫做「龍城鎮將」。

獅子窺園 - 邀山樓

上圖古色古香的兩層高樓閣也有個相當典雅的名堂,就是位於獅子窺園的「邀山樓」。
設計理念來自舫舟,長廊為纜,叠石為浪,是寨城公園八景之一。
佈局者說,遠處的獅子(山)仿佛在窺探園內的動靜,於是就把這內園名為「獅子窺園」。

衙府緬昔

這是是古時「衙門」大鵬協府及九龍巡檢司衙署所在地的側門。走到衙門正門,會發現上方刻有「ALMSHOUSE」的英文,起初還以為是修葺人員苟且,竟然將英文牌坊硬套在中國古建築上。尋根究底,原來衙門曾被改建成安立間教會廣蔭院(ALMSHOUSE)。 這個嘉慶年代的遺跡,顺理成章成為寨城公園八景之一的「衙府緬昔」。

衙府緬昔

衙門的前門有兩台斤兩十足的大橋,工藝巧奪天工,一看便知是大官貴人的交通工具。

歸璧半亭

「歸璧半亭」一帶都是圓形的拱門,和古式古香的植物盤景,間中也有遊人換上唐裝前來拍照。

九龍城寨模型

看到這個寨城的模型,已經到達了八景之一的「南門懷古」。模型清楚地展示了寨城內的一街一巷,到底這個「三不管」的地帶真的像個迷宮嗎?小編留待大家自行揭曉。

南門懷古

1947年戰亂中建成的城寨,為了抵抗入侵者,除設有城牆外,還加建了6個瞭望台。可惜,最後都逃不過被推倒的結局,只有部份殘存的牆基得以保留。

已列為法定古蹟的「南門懷古」裡,大家可以找到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的花崗岩石額,它們都是在清拆時被發現的,隨著「九龍寨城」石額被一分為二,一切都只能被緬懷。

值得回味的,還有當年遺下的鋼筋和水泥,這些地基給寨城內三萬多人帶來了遮風擋雨的家。

九龍寨城公園

公園四周被極富文青味的城牆包圍,喜歡哪一幅就隨便拍吧,完全沒人和你爭位。

九龍寨城公園

八景中,以「八徑異趣」擁有最多植物,包括松類、玉蘭花、紫薇花、竹、紅葉類、香花類、石榴花及芭蕉。

九龍寨城公園

這裡,連樹木的根部也份外粗壯。

九龍寨城公園

至於人流方面,比九龍公園還要疏落,是悠遊的好地方。

九龍寨城公園

既然名稱上有「異趣」二字,怎樣也會有點趣怪的東西吧!就像那堆不知名的長草,極像剛起床,睡眼惺忪、頭髮凌亂、不修篇幅的大叔。

九龍寨城公園

不知哪裡來的傻勁,竟想到和那位垢面蓬頭的「大叔」合照。

四季同馨 - 廣蔭庭

寨城公園的另一特色就是園中園,八景之一的「四季同馨 - 廣蔭庭」便是其一。

賈炳達道單車公園

「九龍寨城公園」的隔壁就是「賈炳達道單車公園」,有很多上落的斜坡,有一定的刺激度,比起將軍澳的單車公園,更能服務大眾。

只要用心發掘,寨城公園到處都是拍攝的好題材。





其他文章

大阪賞櫻之旅:黑門市場

轉個彎,「展覽館」頓時變成「競技場」,各種海鮮都相互比拼,可是誰也搶不了誰的風釆。眾多海鮮中,魚是最深的題目,大家又

銅鑼灣Ocio :外脆內軟的窩夫

點了個經典的窩夫,由第一口到完成整塊窩夫,它都是如此香脆,且極富蛋味。外皮香脆,內裡還保留著一份鬆軟,外脆內軟的典範

Pop Art大師:Andy Warhol

這種風格著眼於圖案的線條和形狀,稱為 Pop Art (普普藝術),亦有人把它叫作流行藝術,因為 Pop Art 十分注重於把日常生活題材

東薈城噴泉:兒童水上樂園

每逢夏日,東涌東薈城的噴泉都是小孩最愛的遊樂場。一條又一條的水柱從地下蓄勢待發,輪流地「爆發」著,一不留神,便會被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