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漂亮螢火蟲的技巧

螢火蟲
香港也有螢光蟲,如大埔滘。不過多是不會飛的品種。如上的螢火蟲數量,一定不會在香港發生。不過在附近的日本和台灣則能夠看到壯觀的螢火蟲。本文的螢火蟲照片,都是由日本的攝影師minoltan所拍。能夠看到如此多的螢火蟲,相信是件了不起的事。

上圖的那張照片是那位攝影師在雷雨之後所拍。當時,山上還打著雷,他還在害拍時,身邊的螢火蟲卻若無其事地在漫天飛舞。

回到技術層面,那位攝影師又是用何款鏡頭拍攝螢火蟲呢?答案是 Nikon D300 相機配以 Nikkor 50mm F1.4G鏡頭。大光圈的鏡頭是關鍵所在。

筆者也看過螢火蟲,不過拍出來的都是零星的數個微小的光點。看過那位日本攝影師的作品後,方知道螢火蟲的火點也能拍得如此大顆。據經驗,上圖光點的大小比螢火蟲真實的要大。應該是刻意 Out Focus 令到光點更圓更大。而大光圈的鏡頭就是關鍵,除了能縮短曝光時間外,還可令螢火蟲更容 Out Focus,而變得更大顆。
螢火蟲

一心打算到日本或台灣拍攝螢火蟲的朋友,就要留意季節了。要選在螢火蟲的季節才能拍到氣勢迫人的好圖啊!而螢火蟲的季節就是夏天!
螢火蟲

原來除了大光圈的鏡頭外,還有另一個技巧令到螢火蟲看起來更澎湃。下圖便是數百張相片在Photoshop中疊成的。而ISO方面,也用上1600-2000。可以理解的,因為螢火蟲出沒的地方,必定是黑暗的。

要注意,日本有些地區在螢火蟲盛飛時期,星期六和日都是禁止拍攝的,大家要自行查閱相關條例啊!
螢火蟲

以下的螢光蟲,minoltan稱它們為金色的螢火蟲。整光森林的確尤如滿佈金粉一樣,閃閃生輝。
螢火蟲

資料來源: Digital Photo Blog





其他文章

金星凌日:過程比魚穫更珍貴

攝影真正的樂趣在於過程本身。有過程的魚穫,才有值得回味的地方。隨便拿起一張照片,也會想起當時的情景。攝影的樂趣就在此

智利火山爆發巧遇雷電群

火山爆發的場面,大家未必親身感受過,但也從照片中看過吧!但當火山爆發遇上雷擊又會是何模樣呢?2011年6月,智利的火山

如何拍攝ISON彗星?

要把彗星拍攝得出色,必需對它的特徵和構造有所理解,才能充分把它的細節表露無遺。彗星由彗核、彗髮和彗尾組成。彗核和彗髮

After Effects:製作Time Lapse

本文的目的就是教導大家如何利用拍攝回來的照片來製作Time Lapse影片,而使用的軟件則是 Adobe After Effects C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