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花展 2018 主題花】既像牡丹又像芍藥的大麗花

大麗花

香港花卉展覽 2018 的主題花是「大麗花」,貌似牡丹,又似菊花,更像芍藥。憑其色彩絢麗和雍容華貴的花瓣,贏得眾人的快門聲。不得不承認,今屆的主題花是近幾年最漂亮的,巨大的花球,加上艷麗的色系,十分惹人喜愛。

這位主角原產於墨西哥,且順理成章地成了墨西哥的第二國花,而它的花語是大方、富麗和創意,不知是否墨西哥人的個性呢?那麼,墨西哥的第一國花又是什麼呢?當然是遍地滿開的仙人掌啦!

大麗花

小編很喜歡上圖那一品種的大麗花,色調近似出於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且像有道神聖的光芒從花核散發出來,看得人心花怒放。

大麗花

各品種的大麗花,除顏色各異外,連大小也大不同。單計粉紅色系,碩大的大麗花看似荷花,細小的則像睡蓮。

大麗花

就算是同一族群,大麗花的高矮都有頗大的落差,很容易便能找到一朵鶴立雞群的「佳麗」。

大麗花

會場內,大麗花的顏色已達數十種,縱使每朵花都五彩繽紛,但色彩之間卻能相互協調,完全沒有違和感,似乎它們比人類更懂顏色的配搭。

香港花展

才第二天,有些大麗花已疲態盡現,甚至已經枯黃。只要細心挑選,以殘花托出流光溢彩的鮮花,可呈現出不錯的對比。

麻雀與花兒

單是拍攝大麗花,已叫大家忙個不停。不要忘記,這裡是個萬花吐豔的世界,還有許多美態萬千的花朵等待我們。
戲劇性來說,露紅烟紫的氛圍,逗得天上的飛鳥也甘於留在塵世。事實是麻雀們只是貪吃稻穗間的米穀。

毛地黃

毛地黃是繼主角大麗花後,曝光率最高的花卉。一層又一層地往上疊,仿似北海道小樽的彩虹七段雪糕。

毛地黃

由於毛地黃的外形極像風鈴,同樣賺得成千上萬的關注。

毛地黃大特寫

所謂一花一世界,走進花兒裡,果然是另一片天。

小菊花

不論主題花是誰,每年,小菊花都必定到場助興,從不缺席。我們應該比小菊花多點掌聲。

小菊花

只要用心拍攝,小菊花也可以很有趣味。

小菊花

以低角度拍攝小菊花則最能表現它最「性感」的一面。

簕杜鵑

近期熱爆全城的簕杜鵑同樣可於維園裡找到,伴以翠竹黄花,構圖的變化上,比起元州邨的簕杜鵑更勝一籌。

香港花展

還有許許多多錦團花簇的花兒。

香港花展

長鏡和大光圈都是拍攝花卉的好幫手。

太陽花

既然香港花展又名相機器材展,大家也要拿出平時較少用的鏡頭(如微距鏡)來曬太陽啊!





其他文章

【瑞士少女峰之巔 Top of Jungfrau】從歐洲之巔觀賞冰河、冰宮、雲海

阿爾卑斯山脈 (Alps) 中,最有名的非少女峰莫屬,未曾踏足過歐洲的旅客都聽過擁有「歐洲之巔 (Top of Europe)」及「歐洲屋脊」美譽的少女峰。前一晚,我們已抵達Grindelwald(格林德瓦),鎮內有個嬌小的火車站,可以前往 Kleine Schidegg(小夏戴克),從那兒可轉乘少女峰鐵路,直抵 Jungfraujoch(少女峰站)。

漂浮於半空的三個步驟

《會飛的雞蛋》一文中,已介紹過以CPL濾鏡和玻璃令雞蛋漂浮的手法,但如何使一個人浮在半空呢?除非家中有一大塊強化的玻璃

【東平洲:環島遊】3小時地質探索:頁岩、更石樓、龍落水、難過水、大塘灣、貓公石

香港的「後花園」真是買少見少,東平洲是辜存的少數。它是香港最東邊,一個由沉積岩組成的小島。長年累月的海蝕賦予其千變萬化的海岸地貌。離開碼頭,已可看到片片斑斕頁岩及各種嶙峋怪石。 這片如數萬本百科全書堆疊而成的觀石勝地已被納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範圍,的確實至名歸。

沉睡太平洋的相機找回了主人

潛水員Marcus在加拿大 Deep Bay 港執行潛水任務時,意外地發現了一部相機。沒想到機內的SD記憶卡還能被讀取,並救回了約50張